英里是英制的长度单位。(英制是一直现在被应用于英国和英国前殖民地以及英联邦国家)
目前来说,英里只应用于美国、缅甸和利比里亚。其他国家和地区使用的国际单位制,是米制,也被称为公制。在1995年就已经完成了国际单位的转换。
在中国香港,英里一般都被称为“哩”或者“咪”,虽然这个单位已经极少被使用。
哩是近代的新字,借用中国传统单位里的“里”,加上口字旁用来区别。
换算:
1英里等于5280 英尺等于63360英寸等于1609.344米等于1760 码等于1.609344千米等于1.609344公里
1英尺等于12 英寸;3英尺等于1 码(yard);5280英尺等于1英里(Mile)。
1英寸等于2.54 厘米是英制长度与米制长度换算的基本关系
来历:
英尺的英文是foot,缩写为ft,等于12英尺,三分之一码,等于0.3048米。在英文的意思就是“脚”。
其实1英尺就是一个成年男子的一只脚的长度。但是每个人的脚长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认为有必要规定一个平均的脚长。到了16世纪,德国人解决了这个事情。他们让16个从教堂走出来的男子,测量他们左脚的长度。求出他们16个男子的左脚长的平均值,这样就是我们所使用的英尺了。
英寸的由来,英寸的英文是inch,缩写为in。用荷兰语理解就是大拇指,所以一英寸其实是一节大拇指的长度。当然,这个就像英尺一样,每个人的大拇指长度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在14世纪的时候,英皇爱德华二世规定了标准合法的英寸。
定义为:从大麦穗的中间选择三颗最大的麦粒,把它们排列在一起,这样一行的长度就是一英尺。
米的由来,米的英文metre,所以写m。这个单位是从法国引入的,米的长度规定要比英尺和英寸来的严密的多。
1790的巴黎会议上规定:以通过巴黎、连接南北极的子午线的1/4作为基数,取这个基数的1/1000作为一个长度单位,叫做米(metre)。后来为了更准确,又推出一个新标准,将化学元素的“氪86”在真空当中发射出的橙黄色光波乘1650763.73后的积作为1米。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