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1:中间商的覆灭
所谓中间商,实际上就是公司与设备厂家签订合作协议,可以看做是设备厂家的代理商或者经销商。这种销售模式下,公司保留设备厂家给的基础利润而卖价由公司自己制定。这种方式在给不少公司迅速积累资本。不过,进入低毛利时代,中间商无法再从价格中做文章,所以以单纯销售设备的一些公司将可能覆灭!
困境2:传统商城的困局
如某传统商城,很好地建立了所在地的区域市场,并声称"我们的产品是一个有区域保护的产品,从而做到产值过亿",但事实上这个商城在其他城市运营开展的并不顺利。
困境3:合资公司的困局
在有些公司老板提出,愿意出较多的一部分资金支持有能力的人员开门店,门店由原有公司继续经营。但最大的要求是财务流水入账,以便公司后期上市准备。这种方式实质上没有任何提高行业水平的效果,纯资本行为对于客户和市场产生不了积极性作用!
困境4:网络信息为王,渠道成为陪衬
传统渠道败给终端似乎只是时间问题!每个行业的充分竞争无法产生多余利润。因为通过网络信息,客户可以自主选择设备、装修设计师,甚至连施工单位都可以自主选择,或是被团购方式的小区活动亦或是价格敞开的网络平台大量载流,不少以传统渠道为主的公司已面临倒闭。
困境5:材料与工艺良莠不齐
施工材料与施工工艺的好坏其实客户并不知悉。地暖系统,保温材料的差价高达1倍,地暖支管材料,辅助的其他项目如燃气管道、找平等多是良莠不齐。公司目前应该思考的是如何让工艺和材料优化为终端服务,提高客户信赖度,而不是一味的为了抢单而低价、让价、再降价!
困境6:运营成本上升
随着国内物价水平的飙升,房租高涨,劳动力成本增加,企业规模扩大引发的管理成本增加。
困境总是机遇相伴,如今包括万科、恒大、碧桂园等都已经布局下游的家居产业。万科与链家合作打造万链互联网家装,万科领投打造的采筑除了为房开商提供联合采购平台之外也将会强势介入家装供应链;同样,恒大也在加快布局精装供应链,在精装与全装修领域纵深发展;碧桂园投资打造的橙家对家装市场可谓虎视眈眈,旗下的现代筑美也将从内部配套企业强势进去家装市场;中城联盟、河南建业投资打造的艾佳生活已经在家装行业掀起了不小的风浪。小米已经全面进入家居行业,极致的单品思维和强大的流量运营能力,让小米的在家居领域的扩张的非常快;海尔、美的,包括华为等家电科技巨头在家居领域的布局也都是大手笔,尤其是在未来的智能家居时代,这些巨头有些强大的资源和优势。
伴随着这些外部强势力量和资源的介入,也预示着我国家居行业的大整合期已经来临,而且整合的速度会异常的猛烈。
作为传统家居产业转型的破冰者,我们不具备那些外部强势力量,但是创美达依托将近二十年项目实践经验,非常了解传统家居行业痛点与困境,利用自己二十年积累的市场资源整合上下游产业链,通过资源下沉、数据共享,提供项目孵化平台,旨在联合中小型企业、个体商家、自由从业者抱团取暖,共同打造一站式家居产业服务生态圈,实现国内一线城市到县级城市的全覆盖,从而不仅不被外界强大势力所吞没,还可以推动整个新能源家居行业信息化。
抱团取暖的优势:
一、中小企业与大品牌相比,自身实力不足,优势不明显。中小企业要想获得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就要懂得依托自身实力,通过合作抱团实现优势互补,可强化自身的竞争力,这比企业"单枪匹马"更容易夺得市场份额以及发展契机。
2、中小企业受限于自身体量,行业信息获取手段单一,应对市场变动的能力弱。通过抱团发展,可实现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企业共同体的建立有利于彼此获取更多行业信息,根据行业变动及时调整发展策略;同时,完善的企业信息流也有助于构建更好的产品开发体系。
3、中小企业往往面临资金、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匮乏的发展窘境,通过抱团可以打破企业间壁垒,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可以分散风险,降低企业发展的压力。
创美达从2019年正式开启平台化转型,开始构建一张新能源舒适智能家居领域的产业互联网,也就是其提出的"宜居生态圈"模式。在这个模式内,创美达通过供应链、服务、运营、培训和营销赋能等,多管齐下提高生态圈内中小型企业、个体商家的核心经营能力,充分拥抱用户需求,做好用户运营,创造增量价值。
市场是不变的角逐场。创美达如何引领中小企业共同打开产业互联网的"开关",并从中占有一席之地?如何在产业互联网重构产业链的转型迭代期冲到头部?如何能够带领行业走向数字化、服务化、生态化的新局面,共同推动产业升级的企业或许更值得期待。
来源:时时企闻网观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我要评论